一、成立情况
随着人类对于疾病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基于经验的传统病理形态学的临床诊断已不能满足现代疾病精准诊治的需求。而借助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子病理学从染色体、DNA、RNA和蛋白的分子微观角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揭示其发生的本质,为传统病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借助分子病理发展起来的新诊断技术也将病理诊断推向了新的高度。分子病理与体外诊断先进技术研究所正是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研究所依托已建立的分子生物学平台、细胞蛋白平台、微生物平台等技术平台和日益完善的生物样本库,围绕临床病理疾病(特别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分子标志物的挖掘及其机制阐释,在肿瘤易感基因检测、肿瘤分子分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分型、药物伴随诊断、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和预后评估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我市在疾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定位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抓住我国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从之前治大病,重病,“以治病为中心” 转向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立足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前沿,开展分子标志物的新发现和新机制研究。加强分子病理学与纳米材料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整合与挖掘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先进技术 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构建灵敏,准确,高效的分子标志物综合创新检测体系,实现重要临床分子标志物的多维度分析检测,为临床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预后评估,精准医疗的应用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向
1. 分子标志物的新发现和新机制研究
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策略开展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挖掘,揭示新型分子标志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变化趋势,解析新型分子标志物的作用机制,评估新型分子标志物在病理诊断中的准确性。
2. 体外诊断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围绕临床检测的实际需求进行体外诊断新技术方法研究,重点开展微量核酸快速定量检测技术开发、新型质谱技术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建立及临床评估、拉曼光谱表面增强图谱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在优化检测流程中的应用等创新诊断技术研发,多维度,多线程的构建分子病理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分子标志物的综合诊断方法。
3. 生物信息大数据集成与挖掘
发展多维组学与计算机科学、病理学、免疫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新手段,构建快速解析生命组学与临床病理表型相关性的技术方法,开展精准医学大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