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我院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创新中心李宜鸿博士团队在药理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Pharmaceutics》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ulforaphane Wrapped in Self-Assembled Nanomicelle Enhances the Effect of Sonodynamic Therapy on Gliom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详细介绍了原发性中枢神经肿瘤(如脑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当前,原发性中枢神经肿瘤(如脑胶质瘤)的治疗难点在于:1.颅骨形成的物理屏障阻碍常规的放疗和手术疗法的开展;2.血-脑屏障大大降低大多数化疗药物到达病灶的有效浓度。为了克服这两大瓶颈,李宜鸿博士团队将脑胶质瘤的治疗研究方向定位于穿透力强的聚焦超声结合新型纳米材料包裹天然抗肿瘤小分子的组合疗法,即声动力学(SDT)纳米药物精准递送治疗。
图1. 新型纳米材料治疗原发性脑胶质瘤
论文中所用复合纳米材料(SFN@RB@SPM)的球形外壳是一种由双亲性单肽组成的纳米自组装多肽,多肽含有能识别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的RGDS序列,纳米复合材料的内部包裹常规声敏剂Rose Bengal(RB)以及天然小分子Sulforaphane(SFN)。在脑胶质瘤小鼠模型试验中,这种新型纳米材料(SFN@RB@SPM)能高效穿过血脑屏障并富集在肿瘤组织内,且显著增强声动力治疗对脑胶质瘤的杀伤作用。本研究的亮点在于:这种协同杀伤肿瘤的作用是由靶向肿瘤细胞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超声作用下,于原位释放SFN,并消除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最终引发ROS依赖的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杀伤肿瘤细胞。
李宜鸿博士自2014年涉足肿瘤纳米药物精准递送研究,于2016年曾发表关于光动力学复合纳米探针靶向乳腺癌的研究(Hybrid polymeric nanoprobes for folate receptor-targeted photoacoustic imaging in vivo. Mat Chem Front 1, 916-921 (2017))。留美攻读博士期间,专注于天然小分子Sulforaphane的药理机制研究。这项声动力学结合新型纳米材料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延续了前期研究基础,并为用物理与化学手段复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策略。
论文全文可经以下链接获得:
https://www.mdpi.com/1999-4923/17/1/34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
李宜鸿 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创新中心副主任
通讯单位
宁波市第二医院
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
项目支持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卫健委项目
甬江引才工程
江北区北岸精英计划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微流控专项基金